2009年7月29日星期三

为何忏悔能消灭罪障?

农历6月19的观世音菩萨成道记念日即将来临,本寺将于当日(国历8月9日)上午10时举行大悲忏法会,屈时欢迎大家到来参与。大家来拜忏的目的都是希望能够灭除罪障。经中常说忏悔能灭罪,例如《大乘本生心地观经》云:“若欲如法受戒者,应当忏罪令消灭。起罪之因有十缘,身三、口四及意三,生死无始罪无穷,烦恼大海深无底,业障峻极如须弥。”(注:身三(杀、盗、淫),口四(妄语、两舌、恶口、绮语),意三(贪、嗔、痴))

但是为何忏悔就能灭除罪障?背后的理论是什么?偈云:“假使百千劫,所作业不亡,因缘会遇时,果报还自受。”这首偈说明了业报的因果不爽,既然如此,罪障又如何能消除?
依佛法而言,所造的业也就如同种子一样,因缘成熟就会现行招感果报,但也可以在业种成熟为果报的过程中,改变其因缘,令种子不成熟或得到一种相对性的变化,而达到果报改变的目的。通过忏悔可以转变业缘,以下分析其中不同的义涵:
(一)量变义
这是透过增加善法,使之前所造作的恶法得到相对性的改变。如《十住毘婆沙论》说:
“升盐投大海,其味无有异;若投小器水,咸苦不能饮。如人大积福,而有少罪恶,不堕於恶道,馀缘而轻受。又如薄福德,而有少罪恶,心志狭小故,罪令堕恶道。”

这是以盐巴比喻恶法,水比喻善法;如果把一升盐巴加入一大水池中,一点也尝不出咸味,若把这一升盐巴加入一碗水中,即咸得难以入口。修行人也是如此,从量变的意义来看,修集了大福报、大功德,相对的恶业苦报就淡了;若没有修集福报,便直接感受到苦报的强大逼迫性。

(二)承籍义
这是凭籍他力的作用,而使果报改变。如《那先比丘经》云:
“人在世间作恶至百岁,临欲死时念佛,死后者皆生天上,我不伩是语。。。那先言:船中百枚大石,因船故不没,人虽有本恶,一时念佛,用是不入泥犁中,便生天上。”
弥兰陀王不相伩人在世间作恶至百岁,到临死时虔心念佛,死后能仗念佛之功德都生于天上。
那先比丘告诉他说:“船中百块大石头,因为船的缘故,不沉下去,人即使曾经作恶,因为有一个短时间明白善恶因果,生大忏悔,专心的念佛,因为这一念佛功德而不沉沦到地狱之中,而且还会生在天上。”
由此可知,拜忏也是承籍佛菩萨功德力的一种修行方法,故修行者亦能免三途苦报。

(三)压伏义
这是透过强而有力的外力制伏,而使业果不能成熟招报。譬如以石压草,令草不生,只要压伏的力量在,业果甚至可以永不生起。但是因为没有破除草的生长能力,一旦压伏的因缘消失了,还是能感果。只要能不断的修集福慧,果报就无缝隙可感,也就达到除罪的目的。

结语:
如果我们不修善增福、不承籍依憑的福德去改变业缘,就会像碗中的盐水般咸苦难堪,或跟石头一样直接沉入海底。但是因为我们造了善业(因),使得外在的因缘改变了(果),所以当果报出现时,它自然就相应於这种善的时节因缘,而得到相应的除罪灭苦的忏悔功能。所以,它是符合因果原则的。

大悲忏是宋代天台宗知礼和尚根据《大悲心陀罗尼经》所制定的忏仪。它的内容不仅止於个人的忏悔、消灾祈福以及现世利益,它也指涉了观音菩萨证觉的般若与涅槃,慈悲与方便。欢迎大家在国历8月9日前来本寺礼拜大悲忏,共沾法益!
释传华